双溪龙镇生意见好转
商品最低涨10%
文:卢慜嘉
(双溪龙20日讯)随着我国后疫情经济开放后,双溪龙镇部分神料店逆流而上,而中药、西药行、水果及冷冻食品店等销量却没明显增长外,在物价持续上涨后,各行业商品价格最低上涨10%。
根据记者走访双溪龙镇发现各行业在后疫情经济开放后,一些商店生意开始好转,然而一些商店则没太大影响。
神料店业者陈彩仪(30岁)指出,过去许多人在行管令时都不敢出门,导致该店人流减少,因此她转向网卖以维持生意,当时她在脸书投放广告外,也在其他电商平台如虾皮(Shopee)和来赞达(Lazada)销售神料供品。
拜神油是所有神料供品中涨价最多的,从原本的19令吉上涨至37令吉50仙。
虽说物价上涨,但仍有少许的人还是会购买不同种类的神料。
网卖反应差
她说,虽然网卖没获得良好反应,但多少还是对该店生意有帮助,让她在疫情时得以生存。
无论如何,她说,目前该店前来购买香料供品的顾客也开始增加,除了老顾客,也多了新顾客。
“我的顾客群除了来自双溪龙,也有一部分来自蕉赖皇冠城、加影、和士毛月,虽然没有年轻顾客,但有了新面孔。”
陈彩仪说,倘若本地及中国供应商持续涨价,她也会考虑重新调整售价,以应对成本调涨的压力。
不过她说,尽管目前所有神料供品价格上涨20%至30%,顾客还是照买,以每日祭拜神明,因此她也没减少进货,其中香和拜神油都是属于热卖供品之一。
“消费能力低的顾客就会买少,每月买1次,而消费能力高的则会一次性买多,这样就不需要一直来买,加上疫情也还没完全恢复。”
不会因涨价而囤货
然而,另一名神料店业者廖学敏(47岁)指,该店生意在经济开放前后没太大差别,但目前所有神料供品都涨价,其中蜡烛、和香上涨约30%至50%,她会适量向中国和越南供应商订货,不会因涨价而囤货。
她受访时也说,她只靠门市,没经营网卖,因此她在疫情时自行吸纳成本,以维持生意;其顾客群经济开放前后都是该镇消费者。
另外,廖学敏也说,神料生意在农历新年或清明节等华人传统节日都特好,因此政府于今年开放民众扫墓,销量和往年并无太大差别。
“生意是有得做,但没明显增加。”
顾客适当控制消费
中药和其他商品都涨价10%至30%,多少引起顾客不满,但顾客会适当控制消费,不大量采购。
中西药行业者黄耀彬(32岁)也指出,其生意没明显增长,人流与管控令时一样,但绝大部分是家庭主妇,而拉曼大学(优大)学生只占约10%。
“学生一般只是购买干粮如面、零食、和面包,反之中医药系的学生则偶尔会购买中药。”
他也说,尽管其商品涨价不少,消费者感到不满,虽说消费者照买,仅是买少。
黄耀彬指出,该店在疫情升温时也推出多种防治冠病中药,其中最热卖的有“清肺排毒汤”、“清热解毒药”、“粤抗一号凉茶”及菊花。
然而,他说,目前店内仅剩“粤抗一号凉茶”,其他暂时缺货,因为货源成本高涨而减少进货。
目前最畅销且无缺货的抗疫中药,粤抗一号凉茶。
从消费者身上换取员工薪金
黄耀彬认为,两大因素导致中药或物价上涨,即马币汇率下跌及落实1500令吉最低薪金制。
“原本最低薪金是1200令吉,如今调整至1500令吉,导致每位员工需调涨300令吉,若一家商店有100名员工,生产成本就增加3万令吉,商家唯有调整售价,从消费者身上换取员工薪金。”
另外,西药行员工方紫恩(20岁)指出,该店设有网店,也推出各种促销,进而促进店内销量。
但她坦言,该店通常在晚上才有较多顾客,因这时间是消费者才放工或放学,反之早晨或下午商店略显冷清。
然而,方紫恩说,过去防疫用品都是最畅销的,后来可能是顾客转向网购和防疫意识下降,其销量近期有缓慢下来。
她也说,目前上门的顾客会购买防疫用品和保健品,然而并没像疫情爆发时大量购买。
西药行摆卖多种自检试剂盒,虽销量不多,但仍有顾客购买。
行管令时生意大好
管控令时生意好,经济全面开放后,生意变差!
水果屋业者涂国成(38岁)指出,后疫情的经济开放后,其生意没明显好转,反而生意在行管令时更好,当时消费者减少外出,一出门就会在临近商店采购。
他指出,冷藏或冷冻食品,如冷藏加工食品以及冷冻鸡肉在疫情时买气不错,但近期只有少部分人购买。
涂国成说,目前该店所有商品都涨20%至30%,目前水果销量好,但由于价格上涨,消费者就少买。
另外,他说,虽然附近都有不少水果或冷冻食品店,竞争也比较大,但涨价后的商品价格并没有根据竞争对手而定,因为生意各有各做。
水果供应充足,是目前顾客最常购买的。
冷冻或冷藏食品在疫情时最受欢迎。
近期顾客购买冷冻或冷藏食品略减。